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概况>学院新闻>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顺利开班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顺利开班

责任编辑:黄璐瑶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战略部署,聚焦人工智能浪潮下大国工匠培养模式的创新,5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在上海交通大学长宁校区顺利开班。来自上海27所职业院校的79名校级领导、工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本次培训班。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职业教育处副处长马骏、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胡洁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马骏主持。

 

胡洁首先致欢迎辞。他对上海市教委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职业院校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结合个人求学、教学和科研的丰富经验,分析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他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服务国家战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探索教育、科技、人才的高质量融合。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研修班,共同学习探讨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交流经验,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班主任叶艳老师详细介绍了研修班的培训方案和日程安排。上海交通大学秉承“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理念进行了精心的课程设计,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前沿专家及行业领军人才,带来精彩纷呈的授课内容, 同时研修安排结合了名师讲堂、研讨交流、企业参访、工作坊和线上课程等多元化形式,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

最后,孙真荣作开班动员讲话。他号召大家积极响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共同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上海职业教育如何展现新作为。他重点指出,此次研修班对于职业院校在教育强国、技术迭代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跃迁式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对培训班学员提出三点期望,希望老师们珍惜研修机缘,勤学善思乐交流,共同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布局的更新升级、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化以及职业学校“五金”建设的上海模式,共建上海职业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胡洁教授带来开班第一课《前瞻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从ChatGPTSORA》。胡教授以他数十载的教学科研实践为经,以人工智能实践案例为纬,梳理了ChatGPTSORA的理论技术演进脉络。他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时代的融合创新之道,探讨新技术为职业教育领域带来的种种挑战与契机,向大家传递出深厚的智慧与洞见。他的讲述既深入浅出,又旁征博引,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时而严谨深刻,时而幽默诙谐,使得整场报告既严肃又生动,让在场的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

通过本次研修班多元化、多维度的深入学习研讨和实践融合,期望能为推动上海市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引领智慧职校,创新教育模式,共铸人才高地。

 

 

高教管理能力提升创新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来,凭借上海交通大学交叉学科的优势与改革发展的成果经验,成功承办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喀什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培训项目。

中心整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前沿科学中心、现代化产业集群等教学资源,结合名师讲堂、研讨交流、课题研究、移动课堂等教学形式,融合综合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发展、后勤管理、创新创业、统战工作、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教学主题,与全国兄弟院校共同探索如何强化人才使命担当。

联系人:叶老师(13816292018)、龚老师(13918282001

供稿: 高教管理能力提升创新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21-62932920(非学历教育咨询)52385348(学历教育收尾咨询)

邮箱:lec@sjtu.edu.cn(院长信箱) nec@sjtu.edu.cn(学历教育收尾咨询)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法华镇路535号

关注我们
服务社会
终身学习
创新发展
学历教育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