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概况>学院新闻>“绿动全球”智慧,“氢启未来”人才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绿动全球”智慧,“氢启未来”人才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责任编辑:

8月15日是我国的全国生态日,为助力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氢能源绿色发展、铸就氢基绿色能源绿智融合示范基地、打造中国领先的氢能源产融创新和绿色解决方案,推动“大能源”专业人才队伍跨学科融合教育,提升行业能源转型及氢能尖端技术研发能力,由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主办的“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于当日在交大长宁校区举行。


300位“绿氢”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商界要人共赴盛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上海市科委二级巡视员郑广宏,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侯金花,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峰,上海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周道洪,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傅育文,上海市计量协会会长王路,浙江宁波市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杨耿业,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昕荣,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蒋立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洁,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创始执行院长忻雷等出席论坛。

胡薇薇在致辞中,代表上海交大对绿氢产业界人士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表示,交大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能源领域的学科建设,为氢能、核聚变等未来能源战略发展贡献交大智慧,学校将充分发挥“绿氢”领域的先发优势,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产教一体化模式。学校在“十五五”规划中布局“大能源”、“大材料”等专项计划,未来将通过推动国家级基地建设,在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希望终身教育学院通过绿氢系列论坛,持续搭建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结合推进绿氢领域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创新,促进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合作。

“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由蒋立峰主持。他指出,本届论坛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学校“大能源”战略布局,全面推动绿色能源的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起笔生态,落墨发展,为美丽中国贡献零碳智慧。


郑广宏、侯金花和胡薇薇为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院长孙予罕,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贾金平,上海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道洪,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何炎平,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公司独立董事周国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金融人才专委会课题研究总监、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人力资源管理专委会创始主任刘杰颁发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书。蒋立峰和胡洁共同见证。

高峰作《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与趋势》主题报告。傅育文作《引领全球的氢能装备工程化实践和未来》主题报告。 周道洪作《探索长三角绿色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路径与思考》主题报告。忻雷作《打造中国碳氢交易资产和价值创新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胡洁作《打造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战略》主题报告。

在此次论坛上,由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全球创新研究院和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产融创新研究(2025)——构建绿智融合的中国氢基绿色能源产融体系》正式发布。全书由前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挑战、中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氢基能源新时代崛起、驱动未来氢基绿色能源产融投资机会、系统创新驱动氢能产业、“电-碳-氢”耦合市场化机制、创新技术加速氢能发展、氢能助力城乡绿色发展解决方案、产融实践和案例等九大篇章组成。

        此次绿氢产融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上海交通大学对“大能源”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与能源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的高度关注与坚定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将充分利用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的专业力量和平台优势,着力打通绿氢领域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推进氢能人才培养、产融协同创新及绿色解决方案落地,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自立自强的平台上勇担重任,持续发力,为加速绿色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联系我们

电话:021-62932920(非学历教育咨询)52385348(学历教育收尾咨询)

邮箱:lec@sjtu.edu.cn(院长信箱) nec@sjtu.edu.cn(学历教育收尾咨询)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法华镇路535号

关注我们
服务社会
终身学习
创新发展
学历教育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