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概况>学院新闻>上海市2024年转业军官进高校专项培训在终身教育学院顺利结业

上海市2024年转业军官进高校专项培训在终身教育学院顺利结业

责任编辑:

百名军转干部完成转型赋能,开启地方建设新征程

2025年8月1日,在八一建军节这一特殊日子里,上海市2024年转业军官进高校专项培训班结业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顺利举办。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处(就业创业处)二级调研员王静、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猛出席结业仪式,百余名军转干部学员顺利完成为期一年的系统性培训正式结业。


靶向赋能,打造地方建设生力军

此次为期一年的教育培训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中心策划与执行,涵盖四大学习板块:上海交通大学集中授课、红色革命基地研学、线上学习课程以及实战导向的岗位实训。培训以“转型即胜任”为核心目标,紧扣地方治理需求,设置“治国理念”“基层治理”“法治营商”“智能融合”等前沿课程,旨在全方位提升军转干部适应地方工作的综合效能。

学员代表诉初心,戎光新程再出发

在结业仪式上,来自静安区彭浦镇党建办的杨昕、金山区亭林镇党委委员陈灿荣、长宁区看守所的王洪娟分别作为学员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培训收获与转型感悟

静安区彭浦镇党建办的杨昕感慨,此次培训是“难能可贵的充电赋能”。她提到,从“治国理念”到“智能融合”的前沿课程,从专家教授的理论讲解到实地教学的直观体验,让转业八年的自己重新校准了工作方向,将带着军人的坚韧底色,在基层岗位上持续深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

金山区亭林镇党委委员陈灿荣则聚焦“基层治理与军队经验的融合”。他表示,培训中“枫桥经验”“基层治理创新”等课程让自己深受启发,认识到军队的组织力、执行力与基层治理的精细化需求高度契合。回到岗位后,将把在培训中习得的系统思维融入乡镇工作,以啃硬骨头的拼劲破解民生难题,让军人作风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光彩。

长宁区看守所的王洪涓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的身份转变为切入点,分享了技术赋能的成长。她提到,从对 “神经网络”“大数据思维”的陌生,到掌握用数据驱动警务的方法,交大的课程为学员们锻造了数据利剑。未来将带着这份底气重返岗位,以科技兴警的实践延续军人使命,在智慧警务的新赛道上再立新功。

荣誉激励,成果转化显担当

陈猛在结业讲话中强调学院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通过精准化课程设计,助力学员从军队优秀人才向地方建设骨干高质量转型。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处(就业创业处)二级调研员王静在讲话中寄语学员希望大家永葆军人本色,发扬实干笃行精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落实的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随后,陈猛王静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表彰优秀论文获得者。市区班兰富奇、陈立强等8人,公安班周鹏、黄峥嵘等6人,金山班徐舟晔、陈灿荣等12人获评“优秀论文”。

扬帆起航,续写退役军人新篇章

结业仪式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学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传承军队优良传统,立足新岗位、展现新作为,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军转干部进高校”品牌建设,为退役军人转型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平台支撑。


联系我们

电话:021-62932920(非学历教育咨询)52385348(学历教育收尾咨询)

邮箱:lec@sjtu.edu.cn(院长信箱) nec@sjtu.edu.cn(学历教育收尾咨询)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法华镇路535号

关注我们
服务社会
终身学习
创新发展
学历教育入口